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公布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公布
中新社贵州安顺9月27日电 (记者 周燕玲)2025多彩贵州·第十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27日在贵州省安顺市旧州古镇开幕,上千幅海内外摄影作品以古镇为天然展厅,全面展现贵州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届大展聚焦贵州独特的屯堡文化,以“六百年大明遗韵 三千里家国情怀”为主题,设有1个主展、5个专题展和12个特展。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展打破传统展墙限制,巧妙地将摄影作品融入古镇院落、街巷、广场,让影像与真实的生活场景相互交融。一幅幅定格屯堡历史与当下的画面,悬挂于石墙木门之间,铺展在青石板路上,观者不再是单纯的看客,而是穿行于光影与实景交织的时空回廊中,在六百年前的屯堡石巷里,与今天屯堡人的烟火日常不期而遇。2025年9月27日,一名身穿屯堡服饰的老人观看第十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的展出作品。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本届大展创新实施“一地两国三省+N”合作机制,邀请意大利、韩国两个国家作为国际参与方,与贵州屯堡文化存在深厚渊源的江西、江苏、安徽三个省作为友宾省,推出巡展、推介等系列活动。  “我镜头里的中国,既有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也有保存完好的古老街巷;既有忙碌的现代生活,也有宁静的传统仪式。”意大利摄影师卡尔罗·马赞蒂说,未来将继续用镜头记录中国,用影像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2025年9月27日,一名外国友人在参观第十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并拍照。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在专题展中,“中华同光——故宫南迁文物‘安顺驻留地’特展”,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与实物展示,将为参观者唤醒一段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驻留安顺的“国宝记忆”;“从江南到西南:苏、赣、皖三省摄影师联展”,展出的则是来自屯堡文化“故乡”的摄影师作品,他们的镜头仿佛自带“文化记忆”,对六百年屯堡文化进行不一样的“视觉解读”。  大展还以“摄影艺术+大地艺术”创新视觉展陈,将影像作品与艺术装置结合,并与展出地的屯堡文化有机融合,如在举办地搭建起融合屯堡地戏面具等视觉符号与现代建筑形式的大型永久性艺术装置“屯堡高台”,使其成为游客打卡的影像文化新风景。  本届主题展将持续至10月27日,结束后,将分别在意大利、韩国举办海外巡展,在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及北京市、上海市举办国内巡展。(完)--> 【编辑:刘阳禾】

亮点是,对于个人自动发卡系统源码 卡密账户交易免登录下单系统网站 自助发卡平台【YZ36】✅项目合作 二开均可 TG:saolei44✅而言,这一点很重要。

官方数据,中新社山西晋中9月25日电 (记者 胡健)电影《日掛中天》25日在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进行中国首映,刚在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荣膺最佳女演员奖的辛芷蕾表示,“这个奖让我们看到未来更多可能性,拍更好的电影,让中国电影被世界看到。”  谈及剧中“美云”的角色缘何打动她,辛芷蕾说,“主要看这个角色有没有灵魂,故事值不值得讲。《日掛中天》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剧本,对女性的情感刻画特别丰富。”9月25日,电影《日掛中天》在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举行中国首映。图为该片主演辛芷蕾参加电影新闻发布会。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这个电影对我的意义,更像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这座奖杯也是我们时隔14年再一次拿到,对中国女演员也是很大的鼓励,让我们看到更多可能性,让中国电影被世界看到。”辛芷蕾说。  在《日掛中天》的首映现场,初次面对国内观众的辛芷蕾表示,“站在国内观众面前比在威尼斯时还紧张,那种感觉就像你在外面混得再好,其实最在意的还是家里人的肯定。”她认为,这部作品能接受平遥观众检阅,其意义不亚于国际奖项的认可。  电影《日掛中天》制片人马双透露,该片将于11月7日全国公映。(完)--> 【编辑:王琴】

相当于,只是,中新网拉萨9月27日电 (拉巴卓玛)27日,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尹超的首次西藏个人展览“化身”在西藏拉萨吉本岗艺术中心开幕。展览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首度全方位展现艺术家持续十年的西藏影像实验。图为观众欣赏展览中的摄影作品。李林 摄图为观众欣赏展览中的摄影作品。李林 摄图为观众欣赏展览中的摄影作品。李林 摄  此次“化身”展览全面梳理了尹超十年西藏探索中的思考和成果,首次系统性呈现艺术家...

从发展趋势,然后,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27日5时49分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北纬34.91度,东经104.58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三级应急服务响应,要求有关单位开展联合会商,加强震情监测和震后趋势研判,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目前,甘肃省地震局已派出现场工作队赶赴震区,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据了解,甘肃定西、兰州等地有明显震感。  (总台央视记者 张...

中新网深圳9月25日电 记者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9月25日,广深港高铁今年累计运送跨境客流已达228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双向高频的要素流动态势,生动诠释着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强劲活力。-->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广深港高铁彻底重塑了粤港澳三地的时空格局。香港西九龙站至深圳北站最快仅需18分钟的通勤速度,让“同城效应”从愿景变为现实。今年暑运期间,这条黄金线路交出亮眼答卷——跨境客流达612.4万人次,同比增长16.7%。  数据背后,双向流动特征尤为显著:香港发往深圳地区的旅客占其内地总客流的48.7%,深圳地区发往香港的旅客占内地赴港总客流的49%。其中,“双城通勤族”占比达三成,跨境旅游、商务往来、家庭探亲三大需求构成客流主力,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深化拓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这条钢铁大动脉,早已超越交通基础设施的物理属性,成为连接内地与香港的经济纽带、情感桥梁。其无可比拟的速度优势、“一地两检”带来的高效通关体验,以及与全国高铁网络无缝衔接的通达能力,不仅重塑了区域交通格局,更深刻改变着大湾区居民的出行方式与生活选择。无论是商务人士穿梭三地洽谈业务,还是家庭游客周末开启短途旅行,广深港高铁始终是高效、舒适、便捷的优选,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双城生活”从新鲜体验变为民生常态,折射出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民生温度。今年以来,广深港高铁运送跨境旅客单日客流超10万人次的高峰日达66天,且全部集中在周末及节假日。这一特征清晰表明,假日经济驱动下的休闲娱乐、探亲访友、短途旅行等出行需求,已成为客流增长的核心引擎。分方向看,香港发往内地旅客达1072.4万人次,同比增长15.4%;内地赴港旅客达1135.2万人次,同比增长17.7%,双向客流齐头并进的强劲态势,彰显出大湾区人员往来的旺盛活力。  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枢纽城市,在跨境运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数据显示,香港发往深圳的旅客占其内地总客流的58.6%,深圳地区发往香港的旅客占内地赴港总客流的59.4%。“现在每周五下班后坐高铁去深圳和朋友聚餐,周日晚上再返港,比在香港市内通勤还方便。”在香港中环工作的陈先生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大湾区居民的生活日常。深圳车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客流的持续增长,得益于“灵活车次+智能服务”模式的深度应用,尤其是广深港高铁定期票、计次票服务的推广,有效契合了商务、旅游、探亲等多元化出行需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广深港高铁的服务升级中得到充分体现。票务服务领域不断创新,除常规单次购票外,定期票、计次票的广泛推广,为旅客节省了购票时间与经济成本;购票渠道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线上可通过12306官方网站、手机APP便捷操作,线下车站配备自助售票机、人工售票窗口,还安排“三语四通”“迎春花”服务队员提供引导帮助,让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旅客都能轻松购票。  在候车体验优化上,细节之处尽显温情。深圳北站、福田站设置免费充电设施,解决旅客电子设备续航难题;配备先进的空气净化与新风系统,为旅客营造清新舒适的候车环境;专门设置母婴室、儿童活动区,为携带婴幼儿的家庭提供便利;针对老年旅客、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并安排专人全程帮扶。此外,深圳北站东广场设立货币兑换窗口,破解跨境旅客“最后一站”的兑换难题;12306APP支持跨境列车实时信息查询、在线改签等功能,让出行规划更灵活。  随着广深港高铁服务的持续升级、功能的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旅客的出行体验将进一步提升,持续为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社香港9月25日电 (记者 魏华都)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5日公布,2025年8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为4366亿港元,较去年同月上升14.5%,连续18个月录得上升。  期内,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同比上升12.6%。此地区内,马来西亚升73.6%、越南升54.3%、菲律宾升36.9%、中国台湾升33.7%、泰国升28.9%和中国内地升8.2%。  除亚洲的目的地外,输往其他地区的大部分目的地整体出口货值录得同比升幅,尤其是荷兰升65.7%、英国升55.8%和美国升17.3%。  大部分货品类别的整体出口货值录得同比升幅,尤其是“电动机械、仪器和用具及零件”增加294亿港元,升15.7%;“通讯、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增加110亿港元,升23.9%。9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2025年8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为4366亿港元,较去年同月上升14.5%。图为2022年3月拍摄的位于香港青衣的九号货柜码头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大新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及策略师温嘉炜表示,8月出口升幅扩大主要是受惠于部分亚洲地区出口增速持续加快。他预计,中美贸易前景仍然不明朗,部分出口商寻求开拓东南亚地区等新市场,或继续推动相关地区出口增长。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亚洲尤其是内地经济持续增长,以及香港与不同市场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应继续为香港商品贸易表现提供支持。然而,美国贸易政策会继续影响国际贸易流向短期前景。  进口方面,今年8月份商品进口货值为4620亿港元,较去年同月上升11.5%。(完)--> 【编辑:李润泽】

相关文章